库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模块自带振荡器提供低阻方波输出在一定条件下保证运行

影响振荡器工作的环境因素有:电磁干扰(EMI)、机械震动与冲击、湿度和温度。

这些因素会增大输出频率的变化,增加不稳定性,并且在有些情况下,还会造成振荡器停振。上述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使用振荡器模块避免。这些模块自带振荡器、提供低阻方波输出,并且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保证运行。最常用的两种类型是晶振模块和集成RC振荡器(硅振荡器)。

晶振模块提供与分立晶振相同的精度。硅振荡器的精度要比分立RC振荡器高,多数情况下能够提供与陶瓷谐振槽路相当的精度。

比较后的输出信号到达芯片的封锁时间定时器和延迟时间定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在接收到高电平后会持续一段时间输出高电平,时长TX≈49152*R1*C1(s),本次实验R1=47kΩ,C1=10nF,报警时长大约在23s左右;

封锁时间定时器在延时TX的一段时间TI内不受到任何外界信号的干扰,即芯片在这段时间内停止工作,TI的时长TI≈24*R2*C2(s),本次实验R2=51kΩ,C2=10nF,时长为0.012s左右。信号在经过上述过程后输出3.8v电压,经过分压电阻后开启三极管,从而触发报警电路。

基于晶振与陶瓷谐振槽路的振荡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较低的温度系数。

RC振荡器能够快速启动,成本也比较低,但通常在整个温度和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内精度较差,会在标称输出频率的5%至50%范围内变化。但其性能受环境条件和电路元件选择的影响。需认真对待振荡器电路的元件选择和线路板布局。

在使用时,陶瓷谐振槽路和相应的负载电容必须根据特定的逻辑系列进行优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对放大器的选择并不敏感,但在过驱动时很容易产生频率漂移(甚至可能损坏)。